職員表
導演
麥克·懷特 Mike White
編劇
麥克·懷特 Mike White .....(written by)
製作人
傑克·布萊克Jack Black .....producer
貝德·加德納.....producer
南·莫拉萊斯.....executive producer
麥克·懷特Mike White .....producer
本·萊克萊爾.....producer
布拉德·皮特Brad Pitt .....executive producer
原創音樂
克里斯多夫·貝克
攝影
蒂姆·奧爾
剪輯
多迪·德恩
選角導演
梅雷迪斯·塔克
藝術指導
丹尼爾·布拉德福德
美術設計
馬西·韋奈爾
布景師
K·C·福克斯
服裝設計
南希·斯坦納
副導演/助理導演
史蒂芬·F·波普雷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斯科特·安德魯·羅伯遜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尼基·斯沃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莫莉·香儂 | Peggy | |
布蘭達·佳拉 | Brenda | |
勞拉·鄧恩 | Bret | |
雷吉娜·金 | Layla |
影片製作
攝影機
Moviecam Cameras
洗印廠
DeLuxe
攝製格式
35 mm
製作處理方法
Spherical
洗印格式
35 mm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製作公司
Black & White Productions [美國]
B計畫 Plan B Entertainment [美國]
Rip Cord Productions
劇情簡介
他們是密不可分的夥伴,一起睡覺,一起吃飯,一起分享周末晚上的電影 時間,在他們眼中,生活就是這么簡單、安全、舒服……有愛犬陪伴的日子是幸福而滿足的,佩吉發現的是一個舒適的小環境。與這個世界上數百萬人的生活一樣,她擁有一份管理方面的工作,一個親密幸福的家庭,最重要的,她還擁有愛犬的忠誠。佩吉和“鉛筆”相互依靠,在情感上互相慰藉,然而即使是愛,也有離你而去的一天……“鉛筆”在鄰居家的花園裡離奇死亡,讓佩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穩定的生活徹底崩潰,佩吉覺得整個世界都天旋地轉了。失去了“鉛筆”,令佩吉覺得生活了無生趣,為了能夠將情感的碎片重新拼湊起來,佩吉決定借著一場個人旅行來填補生活中的空虛。她對幸福的追求,讓她認識了魅力十足的紐特,並在他的引薦下,加入了一個激進的動物保護組織,作為這個組織的成員,首先必須得遵守嚴格的素食主義生活方式。然而這一切的犧牲都是值得的,因為她得到了另外一隻寵物狗。在紐特的鼓舞下,佩吉釋放出了她對動物立法一直以來存在的疑惑。
佩吉的哥哥嫂子、朋友、鄰居和老闆也感受到了她的轉變,然而他們卻將這個轉變看成了一個危險的信號,認為佩吉的生活正在陷入失衡的危險之中。他們強迫性地將自己心目中所謂的幸福加諸在佩吉的身上,卻適得其反,讓佩吉不斷對身邊的人感到失望,反而加速了她完全融入動物的世界,因為在她看來,只有在那裡,愛才能得到無限制、令人滿足的保證。
影片評論
莫利·香農飾演的那個對狗迷戀依賴的女子似乎是她近期來最“正常”的一個角色,在她身邊的,則是一群虎視眈眈企圖搶境的配角,良性的競爭使得影片在表演上沒有一絲瑕疵。
——《首映》
影片結合了明亮的幽默與晦澀的洞察力,導演麥克·懷特輕而易舉地就用優雅的故事線索將古怪的低俗滑稽表演掩蓋過去了。
——《世界電影日記》
每一個曾經失去自己心愛的寵物狗的人,都能感受得到女主人公佩吉的痛苦,並能理解隨後發生在她身上的改變。
——《紐約時報》
影片中的每一個配角都非常出色,製造了大量的笑聲,然而莫利·香農的適應不良使得一切都大打折扣。
——comingsoon網站
幕後製作
生活缺乏溝通
豬年說狗事,影片以狗狗作為媒介,講述的仍然是現代人溝通不良的事實。編導麥克·懷特(Mike White)說:“影片的內容確實包含了許多強迫性的思想,但我不認為這裡的角色都是一些極端的人,他們只是在追求幸福的過程遭遇了某種困惑而已,他們覺得佩吉應該得到幸福,卻並不知道,佩吉眼中的幸福,與自己是不一樣的。”懷特口中的“他們”,指的是佩吉的老闆羅賓,雖然他在物質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卻並沒有體會到幸福的滋味;還有她的哥哥嫂子,這對年輕父母的時間幾乎都被孩子們占去了;以及蕾拉,佩吉的同事兼好友,她正經歷著從單身到婚姻的關鍵一步……確實,故事中的人物似乎都異常固執,太過沉迷於自己的生活,而無法聽進旁人的勸告,雖然這並不是一種自私的體現,卻往往會出現好心辦錯事的後果。所以《狗年》表達的是一種對“失敗”的評述,暗示寵物反而成了連線友誼和舒適生活的橋樑。
影片是曾為《橘子郡男孩》、《麥田捕手的女孩》以及《搖滾學校》做過編劇的麥克·懷特的導演處女作,他表示,在創作的過程中,佩吉這個角色就是參照著莫利·香農(Molly Shannon)而寫的:“我知道香農能夠演好這個角色,而且某種程度上而言,香農就是佩吉在現實生活中的原型,她是一位不可思議的喜劇演員,非常專業且訓練有素。”
莫利·香農最深入人心的,無疑是她六年來在《周末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的點點滴滴,而麥克·懷特之所以對香農如此推崇,源於他們二人都曾為短命的電視劇集《吹棒》(Cracking Up)共同工作過。懷特希望香農呈現出的佩吉,應該“本質上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只是因為脫離了生活的軌跡而迷失了自己我,最終,她擺脫了無止境的困惑,包括她生命中不需要的人”。懷特對這個角色的看法是:“我認為佩吉是個天真浪漫的人,不過從某種程度上看有點無知。但是,我並不想將她設定成一個行為古怪、被時間遺忘的老古董,只是想讓她看起來有點特殊而已。”
關於配角
曾因《芝加哥》(Chicago)而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的約翰·C·瑞利(John C.Reilly)飾演了佩吉的鄰居艾爾,這個角色本來是非常有同情心的,而且還和佩吉有過一段浪漫的情緣,如今卻變成了她發泄憤怒的對象,只因為“鉛筆”不明不白地死在了他家的後花園裡。瑞利表示:“麥克·懷特告訴我,艾爾是影片中最難以理解的一個角色,他只是一個普通人,過著某種平凡的生活。然而,當你用其他人與他進行比較的時候,例如佩吉,他的行為就會顯得非常古怪。”作為佩吉身邊的一個追求者,艾爾不幸成了激進的動物保護組織的新敵人。
彼得·薩斯加德(Peter Sarsgaard)在影片中飾演的是紐特,那個讓佩吉加入到極端的動物保護組織的人,卻間接造成了她對任何形式的愛情都充滿了挫敗感。照著麥克·懷特的看法,佩吉與紐特之間應該產生了一些非常規的曖昧情愫:“紐特所表現出的愛永遠都是充滿激情的,而且從沒有想過改變這種情況。他非常純粹,非常穩定……佩吉發現自己似乎愛上了這樣的男人。”在“鉛筆”死後,紐特送給佩吉另一隻狗彌補她的創傷,他知道自己正在做些什麼,薩斯加德說:“她不需要太名貴的狗,她只想要一隻需要自己幫助的狗,這樣才能分散自己對‘鉛筆’的思念。”
曾因《野姑娘羅絲》(Rambling Rose)而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勞拉·鄧恩(Laura Dern)以佩吉嫂嫂伯萊特的身份出現在影片中,麥克·懷特對這個角色的想法是:“一旦你有了小孩,你的世界就會瞬間變小,因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的孩子們,你會神經質地認為,周圍的環境對於小孩來說,處處都存在著危險。佩吉更像是她嫂嫂一個忠誠的聽眾,聆聽著她的哥哥嫂嫂所有的熱情與焦慮。當形式逆轉,佩吉因為失去了心愛的寵物狗而備感混亂的時候,他們卻沒有辦法理解她為何對一隻狗傾注了如此之多的情感。所以,他們讓她感到失望了。”鄧恩則表示:“伯萊特本身是一個非常喜慶的角色,因為她只是全神貫注於她自己和她的孩子們,所以她看不到其他事情,扮演這種有點神經質的角色是非常有趣的。”
佩吉的同事兼最好的朋友蕾拉,由雷吉娜·金(Regina King)詮釋,對於她來說,這部影片很可能象徵著她表演事業的一個轉折點,麥克·懷特對她讚揚有加:“我敢百分之百地打保票,你從沒看過她以這種形態出現過。”一直以來,雷吉娜·金都是麥克·懷特最喜歡的演員之一:“蕾拉擁有愛情,她找到了一個男人,而且馬上就要結婚了,她想當然地認為佩吉肯定也擁有相似的困擾。”
確實,《狗年》值得稱道的不僅是表演,還包括劇本,能夠將真實的人物個性原封不動地搬上大銀幕,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影片的靈感來自於麥克·懷特的真實經歷,那時他在自家的花園裡養了一隻貓,卻在聖誕節的當天死在了他的懷裡:“我經歷了無法想像的心疼,甚至不敢相信曾經擁有的一切就這么結束了。貓貓死的時候恰巧是我因為過量的工作而備感壓力的時候,我是真的需要它的陪伴。它死之後,我所有的生活開始逐漸失去控制……那時候我就想,也許這種感覺對於一部電影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素材。我可以將這個經歷寫成一個劇本,好好紀念一下那個逝去的生命。我一直覺得製作一部與動物有關的電影,應該是非常有趣的,現在才發現,這比製作一部典型的家庭電影要複雜得多了。我希望這個劇本探討的是成年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然後還要在其中混合進一些幽默與惆悵。”
在全體演員的努力與支持下,麥克·懷特最終將《狗年》當成了自己的銀幕處女作,彼得·薩斯加德表示:“影片代表的就是麥克·懷特對這個世界巨觀的想法,他的見解非常獨特。如果沒有一顆為生活而跳動的心,他是不會挖掘出如此多的幽默元素的。他總能發現一些非常現實的東西,卻從不會高高在上地去評判任何人。這部影片包含了太多個人的情感在裡面,除了麥克·懷特,還有更好的導演人選嗎?”
花絮
·影片完全是在麥克·懷特的出生地--加州南部拍攝的,他希望那裡炎熱、明媚的天氣能夠與佩吉的痛苦經歷形成鮮明的對比。